随着冬季到来,跌倒的机率跟着增加,尤其老人跌倒更是非常严重的危害,恐会造成憾事。在台湾,根据国健署102年统计,65岁以上老人过去一年跌倒比率为16.5% (约为1/6),跌伤且有就医者比率达8%。跌倒引起的身体伤害,重则骨折或头部外伤,会增加罹病率和死亡率,有些长辈因有跌倒经验而害怕再跌倒,因此自我限制行动,导致功能和活动能力逐渐丧失。为帮助民众避免老人摔跤,家庭医学科医师莎拉·贾维斯(Sarah Jarvis)在医学咨询网站《病人》给出4项建议。
1.夜间起床易跌倒 照明应充足
许多老人容易在夜间跌倒,可能是因为光线昏暗,服用安眠药,或者太快从床上起身造成的晕眩。尤其老人家半夜常需要起床上厕所,设置一盏夜灯可以帮助他们看清四周,减少跌倒的风险。此外,不平的地毯或电线也应移除,否则容易绊倒长辈。若老人在晚上起身,建议他们先开灯,并且在床上坐一段时间再离开床舖,避免因低血压引起的晕眩。最后,最好别让老人家服用安眠药,若无可避免,应与医师讨论减少药量。
2.药物副作用过强 应与医师讨论剂量
虽然药物都有副作用,但仍不能否认吃药的疗效。有些药物会造成患者昏沉想睡、头晕,进而增加跌倒的风险,如强效型止痛药、抗忧郁药、癫痫药物、安眠药和部分降血压药。如果以上药物造成的副作用影响生活,应与医师讨论,降低药量或更换替代药物。
3.容易头晕眼花 立即医找病因
晕眩是造成跌倒的重要原因之一,造成晕眩的成因有许多,如果是突然站起后感到头晕眼花,那可能是血压过低;如果感觉到房间在旋转,那可能是内耳平衡系统出问题;其他原因还包含脱水、中暑、心律不整。若有以上症状,应立即就医,对症下药医治。
4.老人跌倒易再发 可求助防跌门诊
由于老人跌倒是危急的问题,即使当下没有外伤,未来再次跌倒的机率相当高,台湾有些医院有设立防跌门诊,对于易跌倒的患者提供各种医疗和居家安全的建议。医院有物理治疗和职能治疗团队,能帮助患者改善平衡和肌力,并安排居家环境加装栏杆和护栏。如果家中有亲人常跌倒,可咨询医师讨论相关就诊信息,照顾家人安全。
参考数据:
1. Essential steps to take to avoid falls this winter.